什么是襯線字體?快來體會宋朝類字體和羅馬字體的魅力!
數藝社
2021-12-0203:27
0
漢字(比如東方文字系統的、*、朝鮮文字)的宋朝體類(通常叫作宋體字類,為了與“宋體”這個圖標有所區別,這里稱這一類字體為“宋朝體類”,這是一個字體大類,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字體)和西文的羅馬字體(以及叫作襯線字體)的體現特征都是橫細、豎粗、有裝飾腳。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以下先看看漢字的宋朝體類的來源。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商代的甲骨文(上左圖)是用堅固器物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和喪葬。商周時代的金文(上中圖)是刻在青銅器上拿來祭祀的文字,所謂的“金”指的就是青銅器。*時期刻在石器上的文字則被稱為石鼓文(上右圖)。甲骨文和金文*內早期的文字,是漢字的先祖,其象形特征顯著,結構多變,識別困難。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大篆是古代開始廣泛使用的文字,用途漸漸減少。大篆的形態比甲骨文規范。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小篆又稱秦篆,實際上就是東漢時期*的小篆形態,在秦滅*后推廣到*,就是所謂的“書同文”。其字形構架規律、形態優美,閱讀相對易于,象形特征已不顯著。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隸書產生于秦,流行于漢魏,所以一直被稱為“漢隸”,最早是由于小篆書寫不便而產生的簡易書體。其形態規則方正,講究“蠶頭燕尾”的規則,象形特征幾乎消失,書寫和識別非常容易。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唐代柳公權《玄密塔碑》,人稱其為柳體。楷書的意思是可作楷模,又稱真書或正書。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唐代顏真卿《多寶塔碑》,人稱其為顏體。可謂字如其人,顏真卿性格剛正不阿,其書體字形尖銳,頓筆有力,讓人覺得方直、剛硬。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正因顏體書法具有方直的特征,就雕版刻字來說更易于實現,因此作為初期雕版印刷的常用字體。上圖明顯可見從篆書隸書體到現代宋朝體類的字形傳承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唐代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他的書體被稱為歐體。
到了宋代,隨著雕版印刷技術的成熟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一種新的印刷字體慢慢形成了。這種字體擺脫了古代藝術體的特點,筆畫顯得非常方直,更有促使雕刻,也就是目前使用的宋朝體類字體的雛形。
其仿造的原型仍然是楷書,只不過對楷書的形態做了適度的歸納、演繹,形成了更易于雕刻和閱讀的字形。(宋版書印刷精良、字形美觀,見右圖)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唐末雕版印刷《金剛經》局部。它看到于敦煌,現存于。其字形書法特點顯著,但是筆畫顯得更直、更硬,筆畫拐角處出現了一定的裝飾感,是從藝術體到宋朝體類的后面過渡型字體。
之后,這種字體隨著各式印刷品流傳到了東亞其它地區。值得一提的是,*的宋朝體類是在清朝時由*傳入*的,所以宋朝體類在*被稱為“明朝體”。
宋代世俗文化繁榮,刻印書籍也逐漸興起,除印刷了長期的儒家經典、法律典章外,還出現了許多白話小說。*公認的古典短篇漫畫四大名著中的3部都在明朝形成的。
到了清代,國家編定了*文字標準文獻《康熙字典》(現在有一種字體叫作“康熙字典體”,應用于設計的之后古味十足),就是用宋朝體類印刷發行的。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宋代刊刻印刷品《詩集傳》。其字形優美,印刷精良。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明宣德三五年雕版印刷品《大明律》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明汲古閣抄本《夢溪筆談》。其書法特點減弱,字形平直方正,更適合雕版刻字,接近現代字體。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康熙字典和康熙字典體。其文化魅力獨特,古味十足。
因為宋朝體類字體是數千年文化底蘊的毛筆書寫文字,而且其成型年代是1000多年前的北宋,經過了無數代藝術工匠的弘揚與成就,所以宋朝體類文字的字形能給人以時尚感、文化感、高級感,顯得高貴、古老、嚴謹、誠實。
它如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或者是一位事業有成的老年人,抑或是一位高貴的尊貴、一位學富五車的教授。
從上面的設計實例來看,使用宋朝體類字體會讓版面有仔細、穩重、嚴謹的視覺印象,具有文化魅力,而筆畫較細的宋朝體類字體能夠表現男性纖細、柔美的性格特征。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年歷寫真書設計,使用的細宋朝體類字體圓潤飽滿、溫柔復古,女性特質相當顯著,但是這些較細的宋朝體類字體太過安靜,顯得交流感非常弱。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作品集封面所選用的字體是方正超粗宋簡體,一方面突顯了文化特點,另一方面又突顯了女性特質,醒目而有力。首頁為半頁,第二頁為全頁,此組合設計使封面充滿變化。
然而,宋朝體類字體這種文化感和中式、優雅的性情卻導致了親近感的缺位,同時缺少現代感,稍顯呆板、生硬。
現在,我們在生活中常用的宋朝體類字體有幾百種,設計中常見的還有幾十種,有粗、細、緊、馳等諸多形態差異。因為這種形態上的差異仿古字體,具有魅力感、文化感的宋朝體類字體的性格也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我們必須按照以下探討表所示的規律去逐漸感受。
漢字宋朝體類代表字體
性格分析表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西文(指不僅阿拉伯文字母和東方語系的其它地區所使用的字母,包括以中文為代表的拉丁字母、以英文為代表的西里爾字母、希臘字母)的襯線字體(Serif),也被當作羅馬字體。這一類字體產生得更早仿古字體,從這個“羅馬字體”的名稱就可以了解,它來源于公元前27年成立的希臘*,至今終于有2000多年的歷史。
現在,常用的羅馬字體一般有幾十種之多,每天都有眾多新字體問世,形態異常豐富。(因為西文字母較少,創造字體所花費的時間就相對較少。而漢字字體的造就就不這么容易了,常用的漢字就有7000多個,再加上不常見的漢字,總數會超過數萬字,工作量非常大,一個字體一般要幾個人合作一三年才會初具規模。所以,請尊重字體創造者的勞動,務必購買使用正版字體。)
其體現出的性格與漢字的宋朝體類一致,所以在這些中英文混排的設計案例中,漢字的宋朝體類和西文的羅馬字體是一直搭配使用的。比較常見的一款西文羅馬字體是計算機中自帶的TimesNewRoman字體,我個人非常偏愛仿古字體PRO,其名稱來源于希臘*興盛時期的帝王圖拉真。(注意:這款字體僅有大號大寫字母和小號大寫字母,沒有斜體字母,小寫字母打起來就是大號大寫字母。因為在羅馬*時期,小寫字母并未出現。)
我們可能都曾注意過,西文的羅馬字體會有筆劃粗細上的差異。中世紀的哥特體也是這些差異,這種變遷的來源是西方人初期使用平頭筆,用這些筆寫出的字形會造成粗細變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用平頭筆書寫羅馬字體和哥特體,以后在設計上也可以用到。平頭筆通常可以購買平頭鋼筆或者專門的平行筆。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早期的“筆”一般是平頭刻刀,后來才出現平頭筆。由于持筆的姿勢,會造成一定量的傾斜,因此寫出的字經常造成粗細變化。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平頭刻刀和平頭筆寫出的字形,在端頭位置添加上裝飾腳就成了羅馬字體。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哥特體字形的來源也有平頭筆。其裝飾感強,難以辨認。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這張海報是針對*人制作的。背景圖片選擇大熊貓的合照很明智,畢竟大熊貓是獨有的代表動物,廣受全球人民喜愛。但是這張圖片中環境光太強,重色不夠;構圖太過顯眼,主體物非常小,吸引力不強。
前景英文使用的是日文字體(使用法文字體可以輸入中文,但是字形通常較多),中文字體用了常用的行楷體,設計感差,而且紅綠兩色除了明度相近,顏色對比也很難看。右下角的中英文明度與背景近似,不認真看是看不清的,因此宣傳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唯一做得不錯的是,用兩塊文字內容具體地控制了版心。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圖片截取中景,同時適當提高重色彩,個性更鮮明,視覺沖擊力和吸引力非常強。由于該作品的受眾是*人,所以英語應比英文更突顯。上方的英文采用有文化復古的方正宋刻本秀楷,以半透明的方式鋪底;中文用古字形字體PRO,同時使用陰影,既重視了細節,又使英文更易識別。下方小字容易得到背景制約,因此加上襯底;英文用了一款輕松的書法體Forte。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使用較粗的圖標,同時使用投影,會使文字非常突顯。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版面內容較少,需要填滿整個空間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把字加大,會變得更加蠢重;即使使用小字并分散排布,則變得太空。為防止這兩種狀況,在版面外圍加入線框控制。版心較小,顯得安靜、穩重;全部內容居中對齊,顯得高貴。字體使用文化感很強的宋刻本秀楷和,再加上兩個按鈕等內容提升細節,設計感就相當好了。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色彩明暗低、純度低,顯得低調安靜。文字主次區分明確,整體居中對齊,版心控制得很具體。中英文字體以復古裝飾體為主。
西文拉丁字母羅馬字體類代表字體
性格分析表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西文字體的長短并不能決定字體的認真感和輕松感,在西文中,大寫字母顯得嚴肅,小寫字母顯得輕松。另外,印刷和雕刻的標準字是認真的,手寫的哥特體也有認真的,而手寫的自由體體現得非常輕松。
好書推薦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照片
《新印象Unity2020游戲研發基礎與實*》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