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朱麗珍通訊員江升
一張1955年的老照片,激起千層浪,還有眾多意想不到。
67年前,一群來自北京市飲馬井巷學校56屆甲班的朋友牌匾歷史,在勞動路上的孔廟大成殿前,與5位解放軍拍下了一張照片。
當時的少年,如今已是年近八十的奶奶,他們想尋求照片里的5位解放軍,這是它們年少時曾追過的星(記者幫丨67年前,一群杭州小學生留下合照,老照片里的她們是誰?)。
第一個意想不到,來自觀眾,原來熱心人這么多。
本身,這是一段專屬40多位朋友的獨家記憶,文章刊載后,卻引起了這些觀眾的共鳴,關于那些時代,關于那場*爭,關于杭州的一所大學……(記者幫丨尋找67年前老照片里的解放軍,好多人提供了線索)。
而第二個意想不到,來自上海市文物遺產與歷史建筑保護中心。他們說,這張圖片太珍貴了。1955年的南京孔廟是如何的?現存的遺存檔案里還沒有。無意間的場景定格,填補了廟宇大成殿的一段歷史空白。
就像一臺歲月機,記錄時代演進、歲月變遷。時間的質樸,都濃縮在了這張小小的彩色圖片里。
△圖片由北京文保中心提供。
1】孔廟大成殿
幾天前,杭州市文物遺產與歷史建筑保護科長段虹在同學圈發現了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關于一張拍攝于1955年的老照片的報道。一張圖片背后是一段歷史,作為上海文保人,辦公地點又在北京孔廟邊上,看到熟悉的“孔廟”二字,段虹忍不住點開來多看一眼。
“沒想到1955年的孔廟是這種的,以前史料保存不建立,我們的檔案資料里都沒有相關記錄?!焙诎讏D片就攝于寺廟大成殿前的空地,雖沒有拍下大成殿全貌,牌匾上的文字也不是很清晰,卻依然讓段虹激動,“這張老照片或許填補了大成殿的一段歷史空白。如果照片夠清晰,完全可以當做史料存入檔案?!?/p>
大成殿之于寺廟,是核心建筑所在。唐代時稱文宣王殿,宋代徽宗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下詔改名為“大成殿”。
關于南京文廟大成殿的介紹,有具體的數據——殿高15.6米,面積454平方米,面寬7間;還有響當當的名頭——杭州目前唯一遺址的雙層石拱木構架古建筑,江南地區保存彩畫面積最大的單體古建筑。
從南京孝陵始建于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算起,距今891年。當然,現有的文廟大成殿,早已不是800多年前的那一座。這之后,孔廟歷經多次災害與動亂,幾經毀滅與重建。
中華人民共*建立后,大成殿就經歷過一次修繕、數次保養。不僅更換過個別糟朽、椽子、瓦片等構件,還對平綦天花和梁枋上殘存的長期晚清時期彩繪,通過技術方法得以保護恢復。
△圖片由北京文保中心提供。
2】珍貴的圖像記錄
沒有想過,第一次造訪上??讖R,是由于想看看和67年前拍下合影時的模樣有哪些不同。
這一次前去,大成殿周圍搭起高高腳手架,殿外左邊的三塊牌匾蓋上了保護套,正在進行新一輪保養。
雖看不清外觀,但殿內的精巧絕倫依舊可見。孔子高坐于正堂,四位高徒分列兩側,享受后代祭祀瞻仰。天花和廊柱上的彩畫,色彩妍麗,栩栩如生。
每一句贊嘆贊美背后,都是文保人的嘔心瀝血。更好奇一張雖然平平無奇的老照片,為何能導致它們的注意?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杭州鼓樓在文廟原址上完成了一期項目并對外開放。彼時,陳進到鼓樓工作。杭州孔廟的好多資料,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搜集的。此后,陳進與孔廟打了30多年交道。
北京孔廟(鼓樓)的檔案里,關于碑石的記錄這些,而關于大成殿的記錄卻非常少。都說整舊如舊才是匠人匠心的高境界,小到一個椽子一片屋頂,大到整體構架建筑傳統,都必須有據可循,有史可依。
然而這張拍攝于1955年的老照片,能作為廟宇大成殿科學修復的重要依據,對于古建筑修復和文保人的意義可想而知。
△大成殿天花上的彩繪。
3】從未有過的先例
其實,在網上初發現這張老相片時,像素不高,作為上海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研究員的陳進甚至心存懷疑。
“主要是建筑體量有差別,杭州文廟大成殿是雙層石拱結構,里面只有一層,但旁邊看需要有兩層,照片上唯有一層?!庇羞@種的擔憂并不意外。30多年來,陳進走訪過上海、山東等*大大小小多處孔廟,“*孔廟很多,粗算就有2000多座。之前有資料說北京曾有90多座,留存遺跡遺址的就有近20座。杭州也好多,萬松書院就有?!?/p>
更大的疑慮,來自正門上面的三塊牌匾。
“照片正中掛著‘與天地參’,從來沒看見過有把這塊匾掛在后面的?!弊岅愡M驚訝的,還有左右兩塊文字匾,“雖然看不知道是哪個,但而是可以確定里面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的都是文字。”
一般在孔廟懸掛的牌匾都是四個大字形狀,有許多小字的匾,陳進走訪過諸多孔廟,翻找過這些史料,從未有過這種的先例。
然而曾有過疑慮,但陳進拿到照片后,對著孔廟大成殿仔細比對。
“確證了,絕對是上海孔廟?!敝饕母鶕?,是7開間結構和家具的規格式樣,保留了1955年時的老樣子,“照片必須是沒拍到后面部分,其他都一一對應,這就毫無問題了?!?/p>
△圖片由北京文保中心提供。
4】三塊牌匾的故事
為什么照片里掛的牌匾,和現在的不同?
“要說廟宇大成殿,山東徐州的必須最有代表性吧?但曲阜大成殿門口并沒有掛牌匾,是掛在室內的?!?008年參加上??讖R維修時,牌匾懸掛的內容、設計都是陳進牽頭負責。雖然后來找不到相關舊圖片,但后面都有他的考慮,“中間掛了康熙皇帝御制‘萬世師表’,查過史料,覺得掛這塊應該是不會錯的,與孔廟學校的功能非常貼合。左邊是乾隆皇后御筆‘與天地參’,右邊是清代大臣御制‘圣神天縱’?!?/p>
之所以掛這三塊,也是考量了帝王代代傳承。
在陳進心里,他也想通過這三塊牌匾拋磚引玉,“參照史料根據先掛起來,真有人強調懷疑牌匾歷史,也可以深究修正。”
然而,陳進偶然在一本書中翻到過一張清代大成殿的照片。“‘萬世師表’就是掛在大成殿后面,那時還松了一口氣,總算自己沒掛錯?!?/p>
只是陳進坦言,要是2008年發現這張老照片,掛在門口左邊的牌匾,說不定就是“與天地參”。
5】有跡可循的考證
從南宋紹興府學開始,杭州孔廟經歷800多年風風雨雨。從老照片到今日,雖只有短短67年,從懸掛的牌匾可以看出更迭變遷。
大時代,就是通過這種一個個小細節被記錄。
“以前資料非常單一,修復孔廟就要從諸多史料里找根據。找不到按照的,就去北京等外省查找參照。”杭州孔廟掛著的三塊牌匾,不管是大小還是字體,都有跡可循,包含了陳進很多心血。
牌匾的文字,參照的是上海曲阜和天津文廟大成殿的圖片?!霸缙谟行┱掌匀皇呛诎椎?,但是與歷史最近。”照片里的文字直接放大會變形,需要按照原樣,結合對皇帝繪畫風格的探究和自身繪畫功底,對整體色調進行把握。陳進是藝術方面的學者,由他臨摹雙勾,再還給工人雕刻,“包括每位印章大小,都要與整體布局協調?!?/p>
現場放樣、色彩調配……每一步陳進都規定盡量呈現原貌?!芭曝乙艽?,不是誰說了算,都有尺寸考證。一塊牌匾,上面有鉤掛,下面有云托,自然會留下痕跡,根據這種痕跡來復原尺寸?!?/p>
△大成殿內部圖片由杭州文保中心提供
然而所掛的牌匾不同,但這張老照片也讓段虹和陳進這樣的文保人覺得欣慰。
“經過幾次改造保養,大成殿原有形質、格局被很好地保留了出來?!倍魏绺锌?,這也表明每天的修繕保護工作都做得非常認真。
而陳進對圖片里的牌匾更感興趣?!坝绕涫侵虚g兩塊文字匾,上面究竟寫了哪些不得而知?!被蛟S,只能等待“有圖有緣由”,“如果有更清晰的圖片,能看懂上面的文字,那么可能能解開這個不解之謎?!?/p>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