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域的古老建筑以其獨特的韻味吸引了眾多目光,永靖縣白塔寺川的工匠們?yōu)榇素暙I良多。盡管1967年,白塔寺川被水庫覆蓋,但他們的精湛木雕技藝至今仍在西北地區(qū)的古典建筑中熠熠生輝。
白塔寺川的輝煌過往
白塔寺川地理位置優(yōu)越,正好處在大夏河與黃河交匯點的北面,地勢寬廣,土地平坦,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這里就滋養(yǎng)了無數(shù)杰出人才,技藝精湛的工匠們也紛紛聚集于此。當?shù)氐哪窘臣妓嚪欠?,無論是建造宏偉的宮殿寺院,還是制作精致的亭臺民居,他們都能展現(xiàn)出獨特的風格。而且,漢式建筑上常見的日月星辰、八卦等吉祥圖案吉祥傳統(tǒng)木雕圖案,也彰顯了其獨特的文化韻味。
水庫淹沒后的變遷
1967年,劉家峽水庫蓄水啟動,隨之白塔寺川被水覆蓋。當?shù)鼐用衽c工匠們紛紛遷往庫北部的三塬和峴塬二鄉(xiāng),亦有部分人選擇遷至鹽鍋峽庫區(qū)的岸邊地帶。生活環(huán)境雖有變遷,然而他們的木工手藝,尤其是木雕技藝,仍舊在西北古典建筑中熠熠生輝。
白塔寺木匠的成就
白塔寺的木匠技藝非凡,人數(shù)眾多。他們建造的建筑物形態(tài)各異,包括雄偉的宮殿和廟宇,還有精致的民居院落,每一座都流露出獨有的韻味。他們的作品風格多變,既有富麗堂皇的,也有獨出心裁的,高超的技藝一覽無余。而且,他們的木雕圖案色彩斑斕,融合了龍鳳、瑞獸等豐富的傳統(tǒng)元素。
技藝的家族傳承
白塔寺的木匠技藝注重家族內(nèi)部的傳承,目前已有三家技藝傳承超過了七代人。以鹽鍋峽鎮(zhèn)朱王村的朱恒壽福為例,他是新中國成立后臨夏地區(qū)知名的古典建筑工匠,他參與了臨夏紅園等多個古典建筑的設計與施工,成功地將多種建筑風格進行了巧妙融合,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受到廣泛贊譽的杰作。
經(jīng)典作品賞析
朱恒壽福負責修建的蓮花山九角蓮花殿設計獨具匠心吉祥傳統(tǒng)木雕圖案,從遠處看去,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來到臨夏紅園,主廳裝飾華美,雕梁畫棟,門窗扇格的雕刻工藝十分精湛,檁間的牡丹等圖案栩栩如生。在內(nèi)院接待廳的天花板上,木雕《二龍吸珠》構思巧妙,雕刻技藝高超,受到了廣泛的贊譽。在修復紅園牌坊大門的過程中,朱恒壽福增添了翠竹、老虎、孫悟空等元素,這些既實用又增添了美感。
技藝傳承與展望
盡管白塔寺川已不復存在,但白塔寺的木匠手藝卻傳承了下來。在這個時代,我們應當更加重視并支持這些傳統(tǒng)手藝,確保這種古老的木雕技藝在新時期得以繼續(xù)發(fā)展和流傳。您覺得有哪些途徑能更高效地保護和傳承白塔寺木匠的技藝?
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qū)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所有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