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南康木匠享有盛譽,人們常說“揮動斧頭,地位堪比縣令”,充分體現了他們的社會分量。這些匠人的手藝和作風一直延續到現在,并且有力地促進了當地家具行業走向國際市場。現在就讓我們仔細探究南康木匠的傳奇經歷。
學徒生涯
南康的客家人傳承著讓男性學習木工手藝的習俗。要想成為獨立的木匠,需要完成四年的學徒期。這期間,徒弟們跟隨師傅從最基礎的技能開始學習,例如怎樣準確使用各種工具。由于當時沒有現代化的設備,所有工作都必須依靠手工完成,因此學徒們必須投入許多時間和精力,逐步熟練掌握木工的各項本領。一旦學有所成,他們便能獨立承接業務,同時也可以開始收養徒弟,從而開啟自己的木匠生涯。
兩類木匠活
南康的木匠工作通常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制作主要構件,比如蓋房子時制作屋梁、門和窗,建造復雜的宗祠還需要雕刻龍鳳圖案。第二種是制作精細物件,就是制作各種家具和農具。不管是哪一種工作,他們都要做到物盡其用、拼合嚴密。比如制作家具時,師傅會盡量充分利用每一塊木材,使得做出來的物品嚴絲合縫。
規矩講究
木匠師傅做事很有講究。拿斧頭不能隨意,量尺寸不能馬虎,這說明他們很尊重自己的工具。做家具時,如果某個部件的尺寸數字碰巧和吉祥話押韻,他們就會特別留意。比如做凳子,高度通常選帶數字三的,為了圖個穩當。做門的時候,寬度和高度盡量用帶數字五的,希望有五福光臨。這些做法不只是圖個吉利,也表達了他們對好日子的期盼。
工具與制作
木匠的用具種類很多,用起來之前必須仔細校準。制作實木家私,師傅心里得先有整體的設計。過去沒有機器,全靠手工來做。遇到粗壯的木料學木匠去哪里學,要用大鋸慢慢鋸開。接著用墨斗拉出墨線,沿著線來加工。榫卯結構能讓家私不用釘子也很結實,有的甚至能用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工匠精神
南康的木工師傅們憑著堅持不懈、追求卓越的態度,贏得了“南康木匠”的稱號。以前,他們帶著自己的手藝四處奔波,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閱歷。回到家鄉之后,他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使得南康的家具行業不斷取得突破學木匠去哪里學,把家具賣到了世界各地,打造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
新時代發展
二零二二年,南康倡導“培養十萬南康木匠”。新一代南康木匠積極采用新技術,借助電腦控制機器人制造家具。他們既繼承傳統手藝,又融入現代科技,促使南康家具行業實現新突破。
你考慮過,南康木匠的古老手藝,在當代科技的巨大影響面前,還能延續多長時間嗎?請支持這個話題,轉發出去,也歡迎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