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建筑中的牌匾宛如顆顆閃耀的寶石,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引得人們紛紛追尋它們背后的傳奇故事。
獨樂寺觀音閣匾額
天津薊州的獨樂寺觀音閣,其正面上層明間前檐下,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匾額。這塊匾額,飽經風霜,目睹了獨樂寺的榮辱變遷。當你站在閣前,抬頭望去,匾額顯得莊重而威嚴,藍底與金字的搭配,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周圍的游客匾額用楷書,紛紛停下腳步,欣賞這塊匾額,心中不禁想象著它背后的故事。
圣母殿匾額
圣母殿前廊中央掛著的“顯靈昭濟圣母”這塊匾額,乃北宋時期所制。匾上裝飾有白云朵式的花邊,制作工藝十分精湛。在圣母殿的歷史長河中,這塊匾額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前來祭拜祈福的人們,一見到這塊匾額,便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到了古人對圣母的深深敬意。
彌陀殿匾額
彌陀殿正面的檐下掛著一塊“彌陀殿”的橫匾,這塊橫匾制作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是遼金時期最大的華帶式牌匾之一。橫匾的尺寸相當可觀,字體顯得格外雄渾有力。站在彌陀殿的外面,凝視著這塊已經歷經八百多年風雨的匾額,不禁讓人聯想到金代工匠那精湛的技藝,以及那個時代建筑的輝煌景象。
無極門匾額
永樂宮的無極門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即1294年,它是現今唯一存世的元代官式宮門。門上“無極之門”四個字的匾額,是元代書法家商挺所題寫。那遒勁有力的書法,充分展現了元代書法的獨特韻味。這塊匾額是永樂宮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原木版匾額。
岳麓書院匾額
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親自題寫了“岳麓書院”四個字,并制作成了匾額。到了明代,這塊匾額被刻石并鑲嵌在了書院外門牌樓上。皇帝的題字使得岳麓書院的名聲傳遍了四方。眾多文人墨客紛紛前來求學,沉浸在千年學府的輝煌之中。
其他匾額風采
皇乾殿上懸掛的“皇乾殿”匾額,乃明世宗嘉靖皇帝親筆所書;棲霞寺的門口,“攝山棲霞寺”四個大字,出自乾隆皇帝之手;大慈閣的“海藏法施”匾額,則是嘉慶皇帝的墨寶。這些御筆題寫的匾額,不僅書法藝術價值非凡,更彰顯了皇家對寺廟的深切關注。此外,塔坪寺的“無上正覺”匾額、豫園的“豫園”門額等,也都各具特色匾額用楷書,為建筑增色不少。
這些年代久遠的牌匾,你最偏愛哪一塊?不妨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別忘了為這篇文章點贊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