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內,皇帝親手書寫的匾額承載著封建時代的統治思想和智慧,每一塊都富含獨特的象征意義。而今,我們將一同探尋這些著名匾額背后的傳奇故事。
太和殿建極綏猷匾
太和殿正中央高懸著“建極綏猷”這塊匾,這字跡乃乾隆皇帝親筆所書。往日里,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的核心位置。“建極”寓意著確立公正的治國方針,“綏猷”則代表遵循自然規律。皇帝必須順應天命,迎合民意,以此來治理國家。這塊匾額置于此處,展現了皇家的治國思想,站在它下面,似乎能感受到肩負著治理天下的重任。
中和殿允執厥中匾
太和殿之后緊接著就是中和殿,殿內同樣懸掛著乾隆皇帝親手書寫的“允執厥中”四個字。這四個字出自《尚書》中的名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其含義在于告誡人們要一心一意、真誠不欺地踐行中庸之道。相傳,舜帝曾對大禹說過,人心深不可測,道心微妙難明,只有堅守誠信,才能有效地統治國家,“允”字正是誠信的象征。
保和殿皇建有極匾
保和殿坐落在前朝三大殿的最末端,其上懸掛的“皇建有極”匾額彰顯了皇帝確立天下最高準則的至高權威,皇權的象征極為鮮明。皇帝身處最高地位,他制定的法規統治著整個國度,這一點充分體現了封建帝制下皇權至上的原則。
乾清宮正大光明匾
這塊匾額由順治皇帝親筆書寫,高掛于乾清宮的正中央。乾清宮是皇帝日常起居和處理國事之所,它代表著天地的正義,太陽和月亮的輝煌。它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表明皇帝能夠遵循天地之道,在此處辦公宛如受到上天的保佑,凸顯了其尊貴和非凡的地位。
交泰殿無為匾
這是康熙皇帝的墨寶,其中道家的理念特別顯著。老子曾經說過:“道常常無為,卻又能做到無所不為。”“圣人的行為,無為卻能治理好國家,不言卻能教化民眾。”康熙皇帝寫下這些話故宮匾額畫,意在告誡君主應當遵循自然法則故宮匾額畫,關注民眾的困苦,為百姓提供休養生息的空間,體現了他在治國理政方面的智慧和仁愛情懷。
養心殿相關匾額
雍正將寢宮遷至養心殿,殿中“中正仁和”的匾額象征著他自我鞭策,意在提醒帝王應遵循中庸之道,保持公正、正直與仁愛和諧。在西暖閣,“勤政親賢”的匾額亦為雍正親筆書寫,彰顯了他勤勉不懈、盡職盡責的精神。一旁的“三希堂”由乾隆皇帝命名,此名取自此處珍藏的三件書法瑰寶,亦寓意著不斷追求進步的決心。
這些匾額上刻印著古代封建王朝的治理思想和對于皇帝至高無上的尊崇,你對哪一塊匾額背后所講述的故事最為感興趣?不妨點贊、轉發分享,并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