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布局特色
玉堍村的布局與眾不同,可以用“一姓三莊七祠”來概括。這里的“一姓”指的是村里姓李的家族,而“三莊”則是三個李氏宗親自發形成的村莊。至于“七祠”,則是這三個村莊里至今保留的七座祠堂。這種以姓氏為中心的布局,展現了家族聚居和傳承的特色,也為人們深入了解當地的宗族文化打下了基礎。
這里有著鮮明的家族氣息,從排列布局便能窺見李氏家族在此地的繁衍生息歷程。村落井然有序,各個區域緊密相接,仿佛在述說著家族往日的昌盛與榮耀。
尋覓宗祠之旅
宗祠位于大夫第北側,卻需穿過一條彎曲的民居小巷。巷中部分房屋是后來添建的,即便有幾棟老房子,估計也建成在宗祠之后。居住在此的村民不多李姓匾額,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面對我們這些突如其來的訪客,他們雖感意外,卻依然保持著熱情,主動邀請我們喝熱水。這份純樸的待人方式,讓尋找宗祠的過程變得更加溫馨。
沿著蜿蜒的小巷漫步,每邁出一步,對宗祠的景象愈發充滿憧憬。村民們的熱情宛如冬日陽光,溫暖了我們的心房,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里濃厚的生活氛圍。
初見宗祠風采
巷道右側,一堵寬敞的馬頭墻映入眼簾,其上青石門楣上端端正正地刻著“李氏宗祠”四個大字??磥?,我們已遇見了此行的主要目標。在墻下,一座三門牌坊式的磚雕門樓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屋檐上的瓦片對稱向上翹起,宛如鳳凰展翅。我姑且稱它為“三鳳樓”。
馬頭墻高聳,磚雕門樓精致,宗祠的莊嚴與宏偉頓時顯現。“李氏宗祠”四個字筆畫有力,似乎在講述家族的過往與輝煌,未進宗祠,敬畏之情已油然而生。
中庭交流感悟
踏入小門,需經過兩間活動室,室內老人們正談笑風生,玩牌作樂,我們到來并未打擾他們。走出房門,便是宗祠的中庭,幾位老人正坐在板凳上閑聊。當我們說明來意,他們便熱心地向我們講述祠堂的歷史。
老人們的面容中透露出對宗祠的驕傲,他們的話語讓我們得以窺見宗祠過往的榮耀。與老人們在中庭交談,猶如穿越了歲月,踏入了一個充滿傳奇的往昔,讓我們對宗祠的歷史有了更深的體會。
建筑格局探秘
宗祠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戲臺、看臺、正堂、過堂和祖堂。建成之后,這里不僅成為了祭祀的圣地,還是家族集會、舉辦酒宴、觀賞戲曲的活躍中心。戲臺頂部裝飾著方形藻井,上面繪制著“龍鳳呈祥”的圖案。正壁上方懸掛著一塊匾額,上面篆刻著“曲奏梨園”四個字。左右兩側各有一扇門,門上分別刻有“出將入相”的字樣。
這座建筑布局既清晰又合理,充分展現了當時家族在規劃和管理方面的才能。每一棟建筑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彼此協作,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無疑是家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堂內文化傳承
正堂寬敞高大,用作祭拜祖先的圣地,祖堂莊重而莊重,兩者通過過道相連。堂內掛有數塊牌匾,諸如“嵊嶺高風”“仙根暢衍”“祖德流芳”等,木柱上也刻有對聯,這些對聯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崇敬李姓匾額,以及對后代的期望。在離開前,老人指向祠堂后方的山,稱那座山是祠堂的靠山,名叫黃姑。
這些牌匾和楹聯,蘊含著家族文化的核心,體現了家族的信念和責任。它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至今仍光彩奪目,鼓舞著子孫后代勇往直前。目睹此景,不禁感嘆家族文化的悠久歷史,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傳承的珍貴。
你對這擁有深厚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宗祠是否有所好奇?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同時記得點贊并轉發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