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朝皇家寺廟的元氏隆興寺,寺內的牌匾是不勝枚舉的!但是,當你拿起單反照相時,“金繩覺路”“調御母親”“白毫相光”“慈云廣覆”……這么多的牌匾,每一塊的含義你都了解嗎?本文給你們選購了隆興寺里最知名的一些碑刻來說道說道,漲漲知識!
牌匾是古建筑的必然組成部份,相當于古建筑的鼻子,它將*文化中的辭賦詩歌、書法書畫、建筑藝術融為一體,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內蘊的詩歌、精湛的繪畫、深遠的蘊意賜教江山,評析人物,是中華民族奇特的民俗文化精品。
假如說到隆興寺中的牌匾,想必你們和我一樣,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它:敕建隆興寺!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牌匾,都有一段故事
敕建隆興寺
敕的意思是帝王的奏章,敕建就是臣子批準、并且出資建造的。隆興寺房門下端的“敕建隆興寺”匾額均為康熙臣子手書,清初康熙臣子多次駕幸龍興寺,曾下令*庫銀修葺增建隆興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西側增建帝王行宮。四十九年,康熙賜額“敕建隆興寺”,自此“龍興寺”更名“隆興寺”,并沿襲至今。“天王殿”金字牌匾也為康熙手書。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牌匾,都有一段故事
龍象神威
龍與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諸阿羅漢中學佛驍勇有最大能力者。
摩尼殿內底部牌匾為“龍象神威”,兩側楹聯乾隆題寫:莊重有象只隨心依止可知即色即空,幻化何因但愿念而成自爾無去無往。
金繩覺路
金繩覺路牌匾懸掛于隆興寺戒壇底層的檐下,為乾隆五十五年乾隆臣子為戒壇題寫的。戒壇下層檐下懸掛的“戒壇”匾額為康熙五十二年太上皇御書。
乾隆手書“金繩覺路”原自李白的《春日歸山寄孟浩然》中:“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牌匾,都有一段故事
下邊就為你們介紹
隆興寺碑刻最為集中的大悲閣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牌匾,都有一段故事
慈云廣覆
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郡王允禮受命重慶公干,便到元氏隆興寺瞻禮大佛,題《行次元氏隆興寺》詩并刻石。題“慈云廣覆”匾,題“辨得寶筏慈航普度大千世界,無有言語文字是真不二法門”對聯懸娘娘廟,也就是明天的大悲閣。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牌匾,都有一段故事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牌匾,都有一段故事
梅占相光調御父親
乾隆十五年(1748年)十一月,頒賜御書經幢內檐橫匾“白毫相光”,經幢外檐橫匾“調御醫生”,御書經幢挽聯“妙相顯光明非空非色,凈因傳定慧不滅不生”。
梅占相是如來三十二相之一寺院匾額,道教傳說舍利弗眼眉有紅色毫毛,右旋婉轉,如日正中,放之則有光明,名“白毫相”。
調御母親:佛十號之一,佛能教化引導一切可度者,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種種便捷調御學佛者的心性,使往涅磐正道,正如馴馬師擅于調御馬性,故名調御女友。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碑刻,都有一段故事
香剎北大
乾隆十一年(1746年)太后舉辦搜狩大典,奉皇皇上鈕祜祿氏賜婚行禮五臺。五月初五回鑾瞻禮大悲大士,同年,和郡王弘晝恭隨圣造訪寺禮佛,書“香剎北大”金字橫匾懸娘娘廟。
漲知識|隆興寺里的碑刻,都有一段故事
三摩妙地
道教中元氏亦為三昧、三摩地,是八正道之一。正受所觀之法,定心而無所散亂。禪定意為心處于專情、不動、無憂愁、安寧的狀態寺院匾額,亦稱佛法的學佛法門。
怎樣樣?只要抬頭瞧瞧
你會發覺,你身邊并不缺少美
欣賞完隆興寺這種碑刻
你也抬頭去找尋
屬于你自己的繪畫之美吧!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