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去古城院落游玩,或者去一些歷史古跡的地方探訪,抬頭間經常還會看到一塊塊石碑。上到宮殿廟宇,下到民間坊間,甚至古城里城樓上的方寸間,我們都看得見匾額的影子。在古時,仿佛有建筑的地方,有磚雕的地方就會有匾額。
匾額興起于唐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在歷史上確實也曾發生過“無處不匾”“無門不匾”的盛況。在古時,匾額也被稱之為“古建筑的靈魂”,被比喻為建筑的眼睛。
匾額講究的是內容的唯美及文筆,同時兼顧藝術美感,它集中體現了*近代文化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匾額按其性質分類,一般可分為五大類:堂號匾額、祝壽匾額、題字石刻等。匾額往往與宏偉壯麗的建筑彼此交融,和諧統一,成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個別。
接出來,小編就帶領各位一起走進,*最著名和帶有影響力的匾額的獨具魅力!
允執厥中
這塊石碑,位于故宮中和殿神龕之上,為乾隆御制書寫。允執厥中是一個英語詞語順治匾額,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最早見于舜帝告誡登基的大禹的一番言語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順治匾額,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家。見于《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皇建有極
所謂皇建有極,極是指中道,法則,意思是君主推行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天子來推行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準則。有提出皇權之意。出自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極”。目前見于故宮武英殿門楣石刻。
在中堂
在中堂,是張家小院眾多庭院中最出名的一塊匾額??催^喬家大院影視劇,或者親臨北京祁縣喬家大院風公園的人,對這塊匾額都不陌生。大家都明白喬家大院的房主人的名字叫喬致庸,在中堂,正是取自喬致庸的取名中的“庸”字。庸有中庸之意,取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之意,所以定宅名為“在中堂”。
光前裕后
光前裕后,是指為后人增光,為子孫造福。形容人功業偉大。這一詞語出處:南朝·陳·徐陵《歐陽頠德政碑》:“方其盛也,綽有光前。”《尚書·仲虺之誥》:“垂裕后昆?!彼巍ね鯌搿度纸洝罚骸皳P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也多用于民間宅院門楣,其中山明代商這一的臨清曹家胡同,其中的一塊院落匾額,就是書寫有“光前裕后”字樣。
惟精惟一
在北京省保定市二十里鋪清真寺內,有一塊長約1.5米、寬約1米的木制匾額,上書“惟精惟一”4個黑色大字,渾厚樸實。這四個字,也是出自《尚書·大禹謨》,最為古老的是這塊石碑正上方的署名處為劉春霖,據考證,他是*2000余年鄉試考試的最終一名狀元。
二十里鋪清真寺始建于清嘉慶十一年,文革之后被拆除,寺內財產散失,這塊“惟精惟一”匾額也被毀成兩半棄置街頭,后被村民保存。清真寺重建時,修復的石刻重新懸掛在清真寺禮拜廳內。
關于匾額的故事和文化,你也有怎樣的了解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賞經典詩詞,觀諸類文化,請關注【古文化新視野】。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