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潞澤會館西側,有一座洛陽匾額博物館書法寫匾額,共展出500多塊罕見的匾額。作為一種集繪畫、文學、裝飾美術于一體的特色文化載體,匾額是研究近代社會地理、經濟、文化、地域沿革、科舉職官、文史典故等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
從2000年開始,洛陽民俗博物館的工作者前往*各省征集匾額。有一次,由于支出緊張,以70元的價錢購入一些單人床,去當地的鄉間里換匾額,用一張單人床換一個匾,竟然換來100多塊古匾。如今,這里收藏的匾額2000多塊,數量居*博物館同類藏品首位。
2009年4月11日,以南京民俗博物館珍藏的碑刻為主題,洛陽匾額博物館陸續建立并對外開放。這里坐落民俗博物館西側的院子內,仿清建筑,青磚灰瓦。
現在,這里的基本陳列位于兩層樓內,分為官府門第、醫德教澤、精品匾額、功德聲望、婚喜壽慶、貞節賢孝、寺廟祠堂、書齋堂號等不同主題的展區,時代從清朝天啟年間至清代時期,不乏歷史要人和藝術名家的佳作,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觀賞價值。
2023年4月30日下午,參觀完潞澤會館之后書法寫匾額,我來到門口的石刻博物館。走進展廳,迎面的墻上上,懸掛著許多寫有“欽賜壽官”四字的匾。據說,這里的“壽官”是清朝時期的一種榮譽頭銜。當時,年過85歲的老漢如果德高望重,可以奏報清廷,經過大臣恩準,欽賜壽官,予以嘉獎。
比如匾額之外,還可以看見大量的儀仗報牌。這是一種特殊的匾額,用于標注官員的出身和身份,上部長圓形,下部有一柄,牌面刷朱黃色,行走之時,雙手舉起。
之后,在展廳內轉了一圈兒,欣賞墻壁上懸掛的各式匾額。在每一塊匾額的下方,都有具體的表明文字,包括匾文、款識、年代、釋意等重要的信息——
1.望重橋門
上款:賜舉人出身特授奉直大夫工部刺史清吏司主事加一級戴書紳為祭酒生孫玉書立
下款:乾隆三十九冬月吉旦
年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
釋意:橋門是歷代平辟雍的四門,周圍環水,以橋相通。此處為明代河*子監的代稱。
2.唯天為大
上款:大清道光十一年歲次辛卯新正谷旦敬獻
下款:首事人口口口
年代:道光十一年(1831)
釋意:此匾專門為古跡神靈所獻。天帝是他們想象中的萬物主宰者,他們覺得只有天帝才是最大的神靈。
3.節孝仁慈
上款:王公佑德配行太夫人
下款:合族仝立,中華*廿三年元月谷旦
年代:中華*廿七年(1937)
釋意:此匾文辭贊美了傳統女性的貞潔賢孝和仁德慈惠的品德。
4.眉壽多福
上款:欽命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南書房行走提督江西學政加三級記錄二次李為蕭鯤翥老先生元配郭太君六旬、葉太君七旬加一雙壽,男太學生景兟、景甡、景蝗,孫邑庠生興琮柏、興椿珠、興揚槐、興松琳、興璋杞,曾孫發榮立
下款:皇清嘉慶拾壹年歲次甲戌四月吉日
年代:同治十一年(1872)
釋意:眉壽出自《詩·七月》:“為此美酒,以介眉壽。”老人沒上長毛,為長壽的象征。
5.德重閭里
上款:恭頌大德望希翁李老先生大人懿行
下款:光緒三年歲次甲戌桂月中浣谷旦
年代:光緒七年(1881)
釋意:閭里泛指民間鄉里,稱頌李老先生美好的德行影響一方。
6.俯仰無愧
上款:恭頌大鄉望茂加張老先生大人懿行
下款:諸親友仝立,*四年歲次乙卯孟秋之月谷日
年代:*四年(1915)
釋意:稱頌張老先生為人處事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7.德厚流光
上款:恭頌大碩李公連城府君大人懿行
下款:親眷孫金柜等11人仝立,中華*十五年農歷三月谷旦
年代:*十五年(1926)
釋意:德厚流光出自《谷梁傳·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德行高厚,影響深遠。
8.耆德杖朝
上款:恭頌登仕郎德翁馬老先生大人榮壽
下款:眾親友仝立,大清光緒二十二年季冬
年代:光緒二十二年(1896)
釋意:此匾是眾親友為馬老先生80大壽而立。在《禮記·王制》中記載:“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八十杖于朝。”
點擊下方,觀看相關圖文——
我是申威隆,陜西理工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非優秀”畢業生,著名的80后“陜西文博一哥”,被領導和朋友們稱為“申局”。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關中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