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質地
根據匾額的質地可以分為
①用于木構建筑外檐和內檐的懸掛式木制匾額
②用于磚石建筑物的外墻和地基上的鑲嵌式石質匾額。
此外隨著冶煉技術的演進,有迅速發生了塑料質地的匾額。雖然匾額的質地很多樣,但大多數匾額是以木制為主,這主要與*近代傳統建筑是以木制結構為主有莫大的關系。木質的匾額在保存方面很易于得到歲月的腐蝕與侵害,因此在釋讀上會降低一定的困難,而且在所留存的實物資料上,也非常注重于早期,即近代的實物資料。而我們這次整理的博物館的碑刻就是以*時期的木質匾額為主。
2、根據形制
①基本形式
大多數的木制匾額是以長圓形為主,基本形式有對聯和豎匾。早期的橫額以豎匾為多,多為豎長圓形,也有近于正方形的。晚期的匾額為橫式,基本上是橫長圓形,這是*內古代建筑的構架變化決定的。*古代建筑非常顯著的構架持征之一條石是位于崖壁之下,它撐托看房檐,使之高大雄偉。在明代以前,斗拱這一個別結構十分雄大,它在整個建筑物的高度中所占的比重很高,所以在那些時候的對聯多以豎匾為主,現存明代石刻如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山門的“佛光真容禪寺”是立額,*京都唐招提寺門額也有立形。自元、明、清之后,斗拱這一個別結構的比重就漸漸縮小,就是說柱頂到房檐之間的高度就愈發越提高。因為匾額大都是懸掛在建筑物屋頂之下的,所以到前期橫匾就非常合適了。當然,后期也不都是橫匾,有些高大建筑,檐下亦甚寬大,也用了豎匾。如北京故宮里面那個教堂的石刻,就多采用豎匾。所以,用橫用豎還要依建筑物的形制。現在我們所發現的匾額中,雄偉莊嚴的大殿佛像多是采用豎匾的方式,以配合建筑的氣勢和高度。
②衍生形式
隨著時間的演進及其人們對其與建筑、景物相搭配的要求得增加匾額的顏色,匾額形式的方式也愈發越多樣。狀如書卷者叫手卷匾,形似冊頁者叫冊頁匾,形如秋葉的名秋葉匾。在清朝李漁的《閑情偶記?聯匾第四》
[1]中,關于匾的形狀就有明確的記載:
“手卷額:與尋常匾式無異,止增圓木二條,綴于額之兩側,若軸心然。……
冊頁匾:用方板四塊,尺寸相似,其后以木綰之。斷而使續,勢取乎曲,然勿太曲。邊畫錦紋,亦像裝飾之色。……
秋葉匾:御溝題紅,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覺有情。但制紅葉與制綠蕉有異:蕉葉可大,紅葉宜小;匾取其橫,聯妙在是。是亦不可不知也。”
李漁不僅詳細的記載了匾額的圖案、制作方法,甚至將每種匾額的優缺點以及題寫、應用時的留意事項都一一道來。由此可見,前人早已對匾額的形制有很深的知道和研究。而我們今天的匾額,仍然采用著這種的方式。
3、根據作用(匾額的作用):
一個匾額的功能或是功用大多是與該匾額的內容相關聯的,他們的內容通常就暗示著它們的功能。根據不同的種類,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大類:
①建筑園林匾。
這些匾額主要是標志建筑物和景色的名稱,是匾額最基本的作用,最為常用的有祖廟宗祠(其中也有廟宇),官府門第,室齋雅號。然而,這種命名又不是簡潔的給建筑物起一個名副據說的標題,這其中通常充分展現了近代文化的儒佛互補精神,蘊含著人際協調的文化觀念。這類懸掛在美景名勝、休憩之所居的匾額在文字上也多運用表征仙境,寓意祥瑞;修身勤政,規戒自勉的詞藻。頤和園中的樂壽堂,就是取“智者樂,仁者壽”,不但暗示此乃“智者仁者之堂”,“樂壽”二字也有寓意吉祥,符合此間主人保佑祥樂長壽之心愿。
在園林建筑類匾額中,有一種匾額極為特殊,我們稱之為堂號匾。堂號是用來表示姓氏、發揚祖風的匾額,通常采用與自家姓氏相關的詞語或俗語。如王姓書“三槐堂”,或匾以“槐蔭啟秀”。其故事出自《宋史·王旦傳》,北宋初年,尚書禮部員外王祐文章寫得好,做官有政績。他堅信三家后人必出公相,并在院子里種下三棵松樹,做為標志。后來,他的女兒王旦果然做了皇帝,當時人稱“三槐王氏”,在開封建有王家的三槐堂。
在翰林匾額博物館的館藏中,還有眾多可以表現主人高潔的品位或者修身自勉的題字。比如清朝協辦學校士陳大受就題有“安敦堂”之匾,敦,勉勵也,以立其志。還有“樹德堂”、“海涵堂”、“裕后堂”等,或是明志或是自勉或是警喻。
②旌表賀頌匾
這一類匾額多用以贊揚,稱贊,旌表,慶賀之途,通過贈送,恩賜的方法予以授匾者。在此過程中,它們起到了協調人際關系,維護專制倫理道德、政治規范的作用。這種匾這只是功能最廣,保存較好的匾額類型之一。比如祝壽匾,榮升匾、功名匾、德行匾等。我們所整理的也多是這一類型的匾額。在上面匾額的演變歷史中,我們看到,匾額的這一功能是逐漸發展起來的,而在明清時期,這一功能尚未發展的十分完備。
在清代,以對聯成為表彰忠義節義的方式,在*各地都非常普遍。用匾額協調人際關系,為當世和后世確立行為典范,宣傳倫理道德思想是后來從官府到民間都喜用的一種方法。甚至由于官方宣揚的這些孝義貞節已經影響到民風習俗,比如本應是慶賀的祝壽匾,就常常出現贈送的題字不是慶祝壽辰、長命百歲,而是通過表彰壽者的孝悌節義而使其本人更有一種榮耀之感。在館藏藏品中,給女性祝壽時,匾額上一般書寫“節孝堪旌”、“閨閫模范”、“懿德延釐”等來表彰其美好的德行,而對女性則多用“品偕渭叟”、“德壽兼優”、“風清梅叟”等,這種以稱贊壽者德行的橫額在祝壽匾中長達半數。
③商鋪招牌匾
這類匾額就是商場的門頭,在現在依然屢見不鮮。匾額世俗化的一種標志。匾額逐漸通過商匾這一方式開啟民間生活的。這種匾大多為長圓形,懸掛于門窗之上,尺寸以門面大小而定,顏色大多為黑漆金字,也有黑漆綠字或紅漆黑字的。而大商號或講究的店鋪還有將題字鐫刻于墻壁上再貼金,有人稱之為“金字招牌”,這樣的牌匾變得更加顯眼莊重。匾額在制作上也追求傳統匾額的顏色,形式多樣。四周鑲以不同的圖案邊飾,或木或石,或寫或刻。石匾用青磚作花邊也曾廣為流行。商匾的內容主要借助巧取文學佳作、憑借商聯文采、援引成語典故、附麗神話傳說、仰仗名人題字、利用趨吉心理、采摘宗教詞語、表達報恩情感、顯示店家誠信等形式,他負載著深沉的民族商業觀念,投射出傳統的文化色彩。因此,將商匾作為店鋪的宣傳方式在最近似乎很盛行。而商鋪的牌面,有時通常也成了整個商鋪的代稱,如舊時好面子的北京人,講究出門有身好“行頭”,所謂“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里別‘西天成’”,分別講的是外套、鞋子、衣服和煙袋。馬聚源、內聯升、西天北京是有實力的老字號,八大祥則指賣綢布的瑞蚨樣、瑞林祥等八家字號。
匾額除了以上作用之外,他而是最高地位的標志,如懸掛在紫禁城太和殿上所懸掛的匾額;是最高榮譽的證明,如文人高中的之后所提的狀元匾,貢元匾等;是最用要時刻的凝固,如在為人祝壽時所送的壽匾就是祝壽者心意的凝結;是最重大事件的記錄,如圣旨匾就是將帝王表贊某一位大臣的圣旨雕刻成匾;是最大城池的考量,如山海關上的天下第一關就認定了領域;是中華民族延續的根莖,如從史籍匾可以得知自己的祖籍根源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