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在古寺廟拍攝清朝牌匾群。劉洪文攝
本報訊(記者黎世偉通訊員劉洪文)“太震撼了,我們節目組訪遍世界華人足跡,見過不少祠堂,像這樣完整保存數塊清朝牌匾的而是頭次看到!”近日,中央電視臺四頻道《客家足跡行》欄目組一行來到炎陵縣十都鎮石板岡一古教堂采訪時,發現4塊狀元祝壽匾,2塊紀念祖先匾及3塊家族榮耀牌匾共居一祠,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牌匾所在的古寺廟為當地閩南人陳氏祠堂。據陳氏后裔*民介紹,古祠堂建于雍正二年(1724年),距今已有288年。當時祠堂牌匾用什么字體最好,其裔孫從河南信陽龍泉遷居此地,建下該廟宇,雖年代久遠,但祠堂如今仍保存完好。逢年春節,陳氏家族人員都要在此舉辦祭拜活動。
古祠堂為土木結構祠堂牌匾用什么字體最好,前后兩廳,中間置露臺,廳一側各有住宅3間,整體布局呈左右對稱,總容積300立方米左右。古牌坊正廳上方懸梁上懸掛著6塊標牌,分別上書“名垂后裔”、“壽高期頤”、“秦相堪追”等大字,6塊牌匾按時間順序,自里往外依次排列。據陳氏后裔介紹,“名垂后裔”牌匾為雍正五年所立,中間4塊均為光緒年間癸末科狀元郎敬獻給家族長者的祝壽匾,最旁邊一塊“慎終追遠”牌匾則為清明節紀念祖先所立。在古寺廟前廳正門上面,還有3塊木牌并列懸掛,字跡清晰可辨,正前面一塊書寫著“翰林院”3個大字,為同治甲子年立;左邊的牌匾則分別書有“恩榮”、“馳封”等內容,為同治九年所立。*民說,其先祖曾受到皇恩,這3塊牌匾承載著宗族的榮耀,陳氏子孫都視之為瑰寶,倍加珍惜。
這種牌匾是否為文物、研究價值有很大?尚待進一步考證。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