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那幅全球規模最宏大的《清明上河圖》花梨木屏風木雕嗎,它不僅創下世界之最,里面還藏有很多木雕技藝的精妙之處,咱們一塊兒去發掘。
木雕巨作創紀錄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三日,于云南省瀘西縣木雕logo設計圖片,王元華先生達成一項世界紀錄。他出資委托制作并珍藏的《清明上河圖》花梨木落地屏木雕,以《清明上河圖》為創作藍本,采用花梨木作為材料,整體尺寸為長寬厚各120毫米,得到了世界紀錄協會的認證,證書序列號為Z - 06539 - 1007 - 01,被公認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同類木雕作品。
獨特工藝顯神奇
這些木雕的手藝很特別。人們說它們能在木頭上做出像照片一樣的效果,是用激光燒出來的,看起來像是手工雕刻,和照片一樣真實。做這些木雕的木頭都來自東北,都是樹齡超過十五年的樹,每塊木頭都是天然長成的形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加工,之后才能在上面雕刻圖案。
多樣產品與價格
木雕作品有大型、中型和微型三種規格木雕logo設計圖片,微型品長寬在20至60厘米之間,售價為30到200元。你提供一張肖像照,雕刻師能夠精細地還原發絲的細節,造型的立體效果十分顯著。各式尺寸和制作手法的商品,可以滿足各類顧客的購買偏好。
彩色噴繪有技巧
這種多彩的木制工藝品制作起來并不復雜。首先給木材施加特殊的保護層,這樣印刷圖案之后,木材在自然環境中不會開裂或變形。接著把木材放到打印機的傳送帶上,大約三分鐘的時間,木藝品就制作完成了。
雕刻技法各不同
木雕的手法有很多種,浮雕也稱作陽刻,它把不是圖案的部分鑿出凹陷,讓圖案部分凸起產生立體效果,這種技法經常用在門的一半高度以下的位置。鏤空雕又叫做鏤雕或者透雕,它是把非圖案的部分完全挖掉,這種手法在建筑和家具的木雕上很常見。凹雕也被稱作陽刻,是用反向的圖形刻制出低于表面的紋路,這種技法多用于文字和裝飾圖案的板上。
上色裝飾有門道
木雕的著色和裝飾手法頗具特色。部分作品采用礦物顏料進行上色,也有部分作品貼金箔并鑲嵌寶石。為了凸顯木材本身的質感和紋理,不少木雕使用清漆進行涂刷,現在則更多地采用工藝油漆,偶爾也會使用油畫顏料或宣傳色等材料進行彩繪。雖然上了油漆的木雕色彩鮮艷,但傳統上不涂任何材料或僅涂桐油、火酒的木雕反而更具觀賞價值。
各位認為,這項古老的木工手藝在當今社會怎樣才能更好地延續和進步呢?歡迎在下方發表看法,同時麻煩動動手指,給文章點個贊并轉發出去。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