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十一位木雕師傅從多哥、馬里、尼日爾和中非出發中國四大木雕之鄉位置,抵達中國參與互動活動,由此引發了不同大洲木雕技藝的相互影響,社會各界對此十分關注,這些風格各異的雕刻手藝能否產生別出心裁的藝術成果,大家都很關心。
東陽木雕引客來
東陽木雕在中國木雕中地位最高,名氣很大。首屆中國木雕比賽第一名是夏浪,他是東陽木雕的頂尖人物,所以非洲代表團把參觀他放在了第一位。夏浪和徒弟吳文彬、厲董董、徐慶幸非常歡迎非洲客人,大家互相交流得很開心,場面很和諧,所有人都希望這次能學到東西。
大型佳作顯風采
非洲的藝術家們首先注意到夏浪花了大量時間創作的《和諧》作品,畫面描繪了多種生物和諧共處,包括大象和狼等幾十種動物,構圖極為繁復,僅松針就呈現了多種形態,畫中動物神情安寧,寓意社會安定幸福中國四大木雕之鄉位置,夏浪老師深入解讀了這幅畫,非洲的藝術家們由此領會了作品的深層含義。
展館感悟國粹情
非洲代表團接著到了東陽木雕小鎮的文化展覽館,館中展示的木雕藝術、大師作品、雕刻器具和木雕歷史等,讓非洲來賓十分欣賞,大家紛紛拿出相機拍攝這些難忘的場景。當來到《絲綢之路》這件藝術品前時,工作人員特意向大家做了介紹。這件創作源于張騫西行求使的典故,形象地展現了漢代民眾勇于克服險阻的氣概,同當下的藝術交流宗旨高度契合。
手工演繹見真章
夏浪大師和弟子吳文彬當場演示了木雕的制作方法。這件木雕作品個頭不大,卻把事物的樣子刻畫得活靈活現。他們的精湛技藝讓非洲藝術家們連連稱贊。這位大師不僅手藝高超,而且為人豁達,用真誠和樸實的心態對待創作和交流。
車間探秘工藝妙
非洲代表團到了夏浪工作室,看到了木雕是怎樣做成的。一件優秀的作品,都要先想好樣子,再把它捏塑成形,這些環節一個接一個,中間不能有差錯。不少非洲藝術家對全靠手做很意外,夸獎木雕師傅的本領很強。
和合共生寄友誼
訪問活動完成之后,夏浪大師親自提筆寫下了“和睦相處”這幾個字,贈送給非洲的朋友們。中國和非洲的友誼一直持續到現在,這次的藝術交流是兩種文化的互相影響。夏藝雕刻努力打造一個展示中國木雕精華的窗口,讓更多的人了解木雕的制作過程。
這次木雕活動收獲很大,既傳承了民間手藝,也促進了國際藝術交流與發展。各位伙伴,關于未來不同木雕技藝如何融合出新意,你們有什么想法?歡迎幫忙傳播,也期待大家分享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