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淺淺的海峽,又怎能隔斷兩岸人民那緊密相連的血脈?8月2日,在北京臺島會館舉辦的“中華魂·京臺情”新展啟動儀式,猶如一座橋梁,再次將兩岸同胞的心緊緊系在一起。
百年會館 歷史見證
北京東城區(qū)大江胡同內(nèi)的臺島會館,始建于清朝時期,那里曾是臺島舉人前往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的臨時住所。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目睹了無數(shù)的變革。經(jīng)過多次修繕,如今它已經(jīng)成為兩岸文化交流和青年互動的重要地點。經(jīng)過百年的風雨洗禮,它已生動地展現(xiàn)了兩岸之間深厚的友誼。
新展啟動 訴說歷史
“中華魂·京臺情”新展覽緊扣“臺島始終屬于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主題,精心設(shè)計了六個主題展區(qū)。內(nèi)容從寶島臺島的歷史發(fā)展講起,包括科舉制度在臺島的演變過程,以及臺島會館的變遷和進步。此次展覽全方位展示了京臺兩地交流與融合的豐碩成果。8月2日,展覽正式揭幕的那一天,主持人便向所有到場的嘉賓,詳細地闡述了新展覽的籌備過程。
英雄銅像 回歸記憶
走進第一間展廳,鄭成功的銅像醒目地矗立在那里。這尊銅像是臺島雕塑師精心打造的臺灣匾額書,由臺南鄭成功祖廟無私捐贈。正值鄭成功誕辰400周年,居住在京的第三代臺胞蔡一晨主動擔當起講解員的角色,滿懷深情地向觀眾們敘述了鄭成功引領(lǐng)臺灣島重返祖國懷抱的動人故事。鄭成功的卓越貢獻,已成為兩岸共享的精神財富。
互動答題 感受先輩
第二展室中,張力穎作為第二代在京臺胞,參與了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居然意外地贏得了“進士”的榮譽。這段經(jīng)歷,仿佛讓她穿越回了百年前的臺島會館,深切感受到了祖輩們趕考時的艱辛與渴望。臺島會館宛若一個溫馨的家園,每當臺胞們前來參觀,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志愿者們 傳遞情感
眾多臺灣同胞投身于臺島會館的志愿者團隊。以居住于北京的第三代臺灣人陳豐的女兒陳嘉慧為例,她自四歲起便隨父親參與各類活動,對這里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此外,楊竹娘也積極向朋友們推薦這個地方,期望他們能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加強彼此間的感情。
匾額捐贈 同根見證
福建的石祿生收藏家無私捐贈了兩個清朝時期的牌匾,它們名為“康強逢吉”和“欽賜翰林”。這兩件珍貴文物,見證了兩岸同胞深厚的血緣聯(lián)系,生動體現(xiàn)了“兩岸一家親”的美好愿景。
各位朋友,此次展覽所呈現(xiàn)的兩岸情誼是否讓你有所觸動?若你有幸,是否愿意踏上臺島,親身體驗?zāi)欠萸楦校繗g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感受臺灣匾額書,別忘了點贊并轉(zhuǎn)發(fā)此篇文章。
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qū)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quán)所有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