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價值,不為人知的開封山陜甘會館,其建筑風格源自明清時期,主要為了紀念關羽而設立。館內高掛“大義參天”的匾額,而這四個字的作者是誰,卻鮮有人知。這個問題讓人深思,引發了大家對背后故事的探尋。
會館背景
開封,又稱北宋都城汴梁,現以宋文化聞名。坐落在河南開封的山陜甘會館,這座明清時期的建筑群,似乎已被世人遺忘。它起初是為了紀念關羽而建,關廟是其中心。會館和關廟最初共同構成了這個建筑群,如今僅存的關廟部分,其震撼力依然顯著,見證了曾經的輝煌。
晉商印記
在清朝時期,晉商和徽商實力強勁,尤其是山西商人,他們在全國各地開展商業活動,財富積累相當可觀。在山西,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建筑和私人宅邸隨處可見,比如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此外,他們還在各地建立了許多會館,一般被稱為山陜會館。位于開封的這個會館名為山陜甘會館,因為過去有甘肅籍商人加入了這個組織。
昔日規模
往昔,山陜甘會館氣勢恢宏,擁有三百余間房屋,占地兩百多畝,其規模遠超現今建筑的五倍。盡管如今規模有所減小,但剩余的建筑依舊讓人領略到往日的輝煌。商人們曾在此聚集,交流經商心得,攜手共創財富。
精美影壁
會館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影壁,寬達16.5米,高8.6米,分為內外兩層結構。外層上刻有“圣地”二字戲曲匾額,內層則刻有“忠義仁勇”四字,這四個字簡潔地總結了關羽的一生。影壁的基座由石雕構成,上面和中間部分主要采用磚雕,上面飾有精美的花紋,寓意吉祥,同時也體現了商人的處世之道。
戲樓魅力
戲樓屬于古老的建筑群,蘊含著深厚的藝術意義。我國的戲曲享有國寶之稱,各地都有其獨特的劇種,戲臺也體現了地方的建筑特色。這座位于山陜甘會館的戲樓由上下兩層構成,上層是戲曲表演的場地。在特定的日子,人們會在此演出,既為娛樂群眾,也為了紀念歷史上的杰出人物。這座戲樓是開封市至今唯一保留下來的古戲樓。
牌樓大殿
牌樓在會館建筑群中尤為顯眼,其斗拱結構繁復,彩繪色彩鮮艷。兩側的匾額上分別鐫刻著“大義參天”和“流芳千古”,頌揚關羽。步入大殿,可見紅柱子排列有序,石柱礎上的雕刻細膩入微,中央擺放著關羽的雕像。關羽的義薄云天,贏得了眾多行業的尊敬與祭拜。
翻到此處,你或許會思考戲曲匾額,在漫長的歷史畫卷里,除了關羽,還有哪位英雄能配得上“大義凌云”這四個字的贊譽?不妨分享一下你的看法,讓我們一起來討論。若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別忘了點贊和轉發,給予它支持!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