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過程中,你是否害怕不小心觸碰到房屋結構的危險地帶?事實上,不少業主在這點上有過教訓。接下來,經驗豐富的監理將為您揭示五大房屋結構中的隱患,助您裝修過程更加順利。
承重墻定位誤區
不少業主對承重墻的了解不足實木地板翻新維修,常常犯錯誤。有的業主拿著開發商提供的平面圖,誤以為墻體可以拆除,差點造成嚴重后果。識別承重墻有幾個關鍵點實木地板翻新維修,比如對照原始建筑圖紙,檢查墻體厚度是否達到24厘米。《民法典》明確指出,若在承重墻上開設超過80厘米的門洞,可能會受到5至20萬元的罰款,這絕對不能輕視。
配重墻拆除隱患
有人為了追求更好的裝修效果拆除了承重墻,卻沒意識到這樣做會有嚴重的后果。比如去年杭州有一家很紅的民宿,設計師為了拓寬視野拆除了承重墻,結果三個月后陽臺下降了5厘米。承重墻對陽臺的穩定性至關重要,若隨意拆除,可能會損害房屋的整體結構,對居住安全構成威脅。
水電管網問題
老舊房屋的水電線路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在2005年之前,許多住宅采用的是鍍鋅水管。對于12年以上房齡的房屋,建議進行全屋線路更換。有些業主選擇保留原有線路,但裝修后僅三個月就因線路老化引發了火災。至于燃氣管道的改動,也必須遵循規定的流程。有個別墅因私自更改燃氣管道走向,最終賠償鄰居損失高達8萬元。
防水層破壞風險
敲打瓷磚可能不小心破壞防水層,這樣一來,以后滲水的風險會大幅增加,高達70%。閉水試驗至少要持續48小時,若不愿等待這么久,將來樓下的天花板一旦漏水,那就麻煩了,不僅可能引起鄰里間的爭執,還得自己掏錢來修理。
結構隱性問題
房屋的內部結構中存在不少不易察覺的問題。專業的驗房師借助專業設備能夠揭示這些問題,比如在一棟1988年建造的翻新房屋中,就發現了15處空心區域,最大的裂縫足以容納三枚硬幣。梁柱的裂縫、下水管的銹蝕、門窗五金件的磨損程度等,這些因素都會對改造的預算產生影響。切勿輕信免費的測量服務,否則可能和某些業主一樣,最終導致改造方案全部作廢。
合法施工與拆除標準
施工合法必須齊全四項證件,包括裝修備案證明和結構安全審查書等,若缺少任何一項,都可能構成非法施工。拆除工程也有其規范流程,必須將地磚砸至原始水泥層,若留下砂漿層,新瓷磚的空鼓率將增加40%。在拆除過程中,還需注意保護下水管道,以免像某些工地那樣,堵塞主排污管道造成麻煩。
裝修時,你是否遇到了關于房屋構造的困擾?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同時別忘了點贊并轉發這篇文章,幫助更多的人避免裝修中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