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甚至是全球上現在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時皇宮建筑群。公元1368年蒙古代建成元王朝,后被朱元璋農民軍打敗建立唐朝。朱棣登基后,考慮到南方有朝廷殘余勢力的騷擾加之自己的封地也在北京為了更好地統治,便將政治中心往北京移動。
故宮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上海故宮作為母本,建筑工程總指揮陳珪主持修筑并且征集了*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歷經14年完成了這一史詩般的神作。
故宮坐北朝南,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立方米,建筑容積15萬立方米;圍墻高12米長3400米;故宮有天井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52米寬河底距地面深5米,周長3840米。
故宮的建筑根據其布局與功能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乾清宮為分界線,外朝主要擔負重大典禮的作用,如皇后駕崩,大婚,冊封,出征等都在這里進行儀式;晉封又稱后妃,皇帝寢宮和活動娛樂的地方。
乾清宮分界
明天個我們就看看四個門的來歷
南邊午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也稱五鳳樓,為故宮的南門。午門在古代曾經是沒有的,在明代稱為奉天門,后改為皇極門,直到清朝才改為午門。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有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規定。皇帝祭天壇廟出午門鳴鐘;皇后祭祀宗廟時擊鼓,皇帝升殿舉行典禮時則鐘鼓齊鳴。午門分上下兩部分元朝匾額,墩臺上正中門樓一座,有9間,60.05m,進深5間,25.00m,重檐歇山頂。墩臺兩翼各有廊廡13間,俗稱“雁翅樓”。午門東西寬200米,南北深130米,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座掖門,俗稱“明三暗五”。
午門
這五個門只是有講究的,其中正門一般狀況只有皇帝能夠出入元朝匾額,皇帝結婚時女王可以走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四人可以自此門走入一次。文武官員出入左側門,皇帝舅舅貴族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經常不開,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典禮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午門是皇帝宣告重要事項*家制度的地方。“拖出午門斬首”這句話你們必須都有耳聞,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那里受罰的,它主要是對于文武百官犯錯實行的杖刑,直白一點就是打大腿,不要小看杖刑如果嚴重也會死亡的。比如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皇后要到江南選妃,群臣勸阻,皇帝震怒,大臣舒芬,黃鞏等130人,有11人當場打死。想必每天文武百官經過此地上朝都會腳抖。
東華門,修建于萬歷十八年(1420年),門外設有下馬碑石,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有翎毛大點金旋子彩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在東華門外護城河邊選出70間,設立倉廒用于儲存太監應領米石,賜名為“恩豐倉”。城臺為白色,白玉須彌座,當中有三座券門。東面檐下"東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后減為滿、漢兩種。由于東華門位置靠近太子的皇宮,所以它只是專供太子出入王府的正門。東華門以前只允許內閣文官進出王府。皇帝為了照顧*家有貢獻的老臣,特許朝中一些一、二品年老的官員可以經過此門。
東華門
比如東華門以外其他三個門上的門釘為九九八十一顆,因為九在《易經》中為至陽。而東華門則少了一排。為什么呢?明末農民造反領袖李白成攻下上海,明思宗由東華門倉皇出逃,自縊于長陵的,因此清王室認為東華門不吉利,從那之后便決定由此門進出皇家靈摳。
在五行學說中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生木,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克木
在故宮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系統中,南北軸線上是火生土、土克水的關系,即外生內,內克外,這樣,生進克出為吉宅,而東西軸線是木克土、土生金的關系,即外克內、內生外,這樣,克進生出則呈兇宅,而兇象中尤以木克土為甚。
為了避兇化吉,*近代建筑師運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將門釘數變為縱八橫九七十二顆,即把木化為陰木(偶數為陰),因為木能克土,然而陰木未必能克陽土。而橫行還是九路,又不失帝王之尊。
西華門,西華門與東華門構造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門釘為九九八十一顆。出西華門便是皇室園林花園。皇帝外出旅游涉獵多從而門而出。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壽誕,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后八旬萬壽節,西華門以外,經西直門以至海淀一帶,沿途張燈結彩,預設彩棚樂戲,隆重慶祝。
西華門
北為神武門,又謂玄武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南方,所以皇帝宮殿的長樂宮多取名“玄武”。因為康熙名字為愛新覺羅·玄燁,為避諱皇帝的取名改為了”神武門“。
神武門
門總高31m,平面方形。基部為花崗巖石須彌座,城臺辟門洞3券,上建城樓。樓建于花崗巖底座上,面闊5間,進深1間,四周圍廊,環以花崗巖石欄桿。樓前、后檐明間與左、右次間開門,菱花隔扇門。東西兩山設雙扇板門,通城門及左、右馬道。四面門前各出踏跺。樓為歇山廡殿頂,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上層單翹重昂七踩斗栱,梁枋間飾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上檐懸藍底鎏金銅字滿漢文“神武門”華帶匾。頂覆藍色琉璃瓦。樓內上方為金蓮水草天花,地面鋪墁金磚。
神武門舊設鐘、鼓,由鑾儀衛負責管理,欽天監指示更點,每日由博士1員輪值。每日傍晚后鳴鐘108響,鐘后敲鼓起更。其后每更打鐘擊鼓,啟明時復鳴鐘報曉。皇帝住宮內時則不鳴鐘。神武門成為東宮的正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明清兩代皇帝行親蠶禮即因而門出入。清代每三年一次選秀女,備選者經由此偏門入宮候選。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