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錯別字,人人唯恐獻丑于人前,一經看到,趕緊拭去。
但有些個錯別字,卻晃燦燦地懸掛于一些著名景點的牌匾以及碑刻之上,流傳迄今……
天下第一錯字
地點:承德避暑山莊。
錯字:避暑山莊——“避”右邊的“辛”多了一橫。
之所以說它是天下第一錯字,因為它是由皇帝親筆手書,且懸*家重要場所的門前。
“避”字后面的“辛”下部多寫了一橫,此錯字是康熙親筆御書,題選自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寫一橫,臣僚應該當即看起來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提醒皇帝寫錯了,結果就成就了這天下第一錯字。
在清代,承德避暑山莊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場所,皇家接待各少數民族的首領,如匈奴、西藏、新疆等,都是在避暑山莊,不知這些首領們發現這個錯字會作何看法。
最有表述的錯字
地點:杭州西湖。
錯字:花港觀魚——繁體“魚”字四點變三點。
“花港觀魚”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制,“魚”字少一點是“有意寫錯”。
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題字時他想“魚”字后面有四個點,四點代表“火”,魚在火下烤,還能活嗎?
然而有意少寫了一點,三點成“水”,這樣魚便能在湖中徜徉,瀟灑地活了。
最富哲理的錯字
地點:江蘇蘇州大明寺平山堂。
錯字:“風流宛在”——“流”字少一點,“在”字多一點
在南京蘇州拙政園的平山堂,正堂左邊的“風流宛在”匾額,出自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一之手,據說劉坤一是為追念曾在南京主政的歐陽修所作。
原本,歷史大名人歐陽修在南京時是個“風流太守”,在風情萬種、色藝雙絕的揚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韻事。
劉坤一把“風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寫一點,“在”字多一點容易看錯的牌匾題字,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極富哲理。
最令人叫絕的錯字
地點:山東臨沂孔府。
錯字:*成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聯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寶蓋頭成了禿寶蓋。下聯中的“章”字后面的一豎一直通到后面。
原本錯字的好處在于:“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表示“文章通天”。
兩個錯字,一下子就表現孔府這個特別門第的身份,不只沒有人說它是錯字,游人知道后甚至連連叫絕。
發生次數最多的錯字
地點:南京明世宗朱元璋的明孝陵。
錯字:在北京明世宗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個明孝陵保護碑,上面的“明孝陵”寫成了“眀孝陵”。
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墻體上有“此山明世宗之墓”七個字,其中的“明”也寫成了“眀”。
前者是知名藝術家武中奇的“有意錯”,后者則是*初年所題,至于題者叫甚名已無從查考了,估計也有精通書法者。
這兩個“眀”與少一點“魚”和多一橫“避”不同,“魚”、“避”那是皇帝創作,具有“合法性”,這個“眀”字則是非法的。
但由于出自書法家之手,可以歸結為戲劇字,或是藝術體。
“眀”這個錯字很有由來,東晉大藝術家王獻之著名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
在清代,把“明”寫成“眀”的現象眾多。
清代文字獄很厲害,當時文人在許多場合都不敢直書大明王朝中的“明”,擔心惹禍,但又不能繞過此字,于是把“日”易為“目”,意思是“睜眼寫錯字”。
另一種表述則相反,用“目”代替“日”是一種智慧,代表的是一雙慧眼。
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這用意容易看錯的牌匾題字,“明君之明重在能識人、識勢”,所以重“目”,而諸葛亮正是這種有心態的人。
在南京著名的武侯祠內還有,有塊匾額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寫成了“眀”;
新都的寶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寫成了“眀”;
南昌市大明湖門牌上的“明”字,同樣寫成了“眀”。
最壯觀的錯字
地點:秦皇島市山海關。
錯字:天下第一關——“第”字竹字頭變草字頭。
此匾乃清代著名藝術家蕭顯所書。
其匾長5米多、高1.5米,每個字都是1米有余,其大自不待言。
它從東向北逐步減少,在筆劃的處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寫成草字頭的“苐”,使筆劃減少。
視覺上的分量減輕,讓繁體的“關”字筆畫凝重、粗壯有力,牢牢地撲向似乎已經翹起的城樓西端。
字為楷書,筆力剛勁雄厚,與城樓規格渾然一體,給人以大關雄壯平穩感,堪稱古今巨作。
最刻骨銘心的錯字
地點:西安碑林。
錯字:碑林——“碑”字少一撇。
此匾出自唐代著名*名將、禁煙英雄林則徐之手。
林則徐成名于禁煙,也因禁煙而遭殃,遭到了怕*派的忌恨,結果被道光皇帝革職,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
道光二十一年(西元1841年)七月,林則徐在赴內蒙、途經北京時,寫下了“茍*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
就在寫下這詩句前,林則徐來到碑林,希望以前人的墨跡中尋求點人生的慰藉和前行的動力,并認真寫下了“碑林”二字。
有人覺得這是他曾經心境的自然展現:“碑”字頭上的一撇沒有了,寓意自己丟了烏紗帽。
林則徐后來究竟是不是這種想的,已無從考證。
最有恩情的錯字
地點:天津保定獨樂寺。
錯字:報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橫沒了。
當時咸豐駕臨獨樂寺,當家的大和尚便想沾個榮耀,請咸豐為寺內四合院題寫個院名。
咸豐也未客氣,即興寫下了“報恩院”三個字。
但字寫好后,咸豐才看到自己“獻丑”了,最后一個“院”少寫了一橫。
大家都看起來了,但皇帝寫的字誰敢說是錯字?
此時咸豐開了金口,說人啊要知恩圖報,佛家說要報四重恩: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太多了,這恩一生是報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筆畫不能寫全。
最神話的錯字
地點:濟南趵突泉。
錯字:趵突泉——“突”字少了一點。
在北京府“趵突泉”,泉池中有塊半浸水中的石墩,上鐫三個雄健大字——趵突泉,這是清朝江蘇知縣胡纘宗所寫。
傳說勁挺柱涌的三股水把“蓋子”頂掉了,才使“突”字成為了這次這個樣子,當然這也是形容泉水勢強,人們的一種遐想。
新刊目錄
《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17年第12期
現實*
母親最終的日子(報告文學)/劉慶邦/34
作家人氣榜
大河(長篇小說)/邵麗/4
我的父親(創作談)/邵麗/31
好看小說
借力打力(中篇小說)/鄭局廷/78
鼠標指(長篇漫畫)/孫春平/105
魯北舊事(長篇小說)/邢慶杰/117
誰不熱愛保羅·斯科爾斯(長篇電影)/陳鵬/125
一位資深女助研的論證生活(長篇電影)/簡艾/135
劉傻子(小小說)/*鈞/140
新人自薦
青銅爵(中篇小說)/南焱/142
夢想中的迷失/何志云/164
天下中文
北京大格格(散文)/魏淑文/166
人祖山夜色/王春林/171
古鎮牛欄山/馬德芳/175
鄉愁片羽/李成琳/179
真情寫作
時間的味道(散文)/陳新/184
逝者如斯(散文)/萬華偉/191
被我們遺棄的鄉村(組詩)/巴音博羅/195
塵世無解(七絕)/艾川/198
傷口(外一首)/徐陽/33
達坂城(外一首)/王誠林/77
時間的玫瑰(組詩)/胡嵐/104
為什么要去敬亭山(詩)/楊志學/141
北漂故事征文選登
借掛生涯/江小生/200
“轉正”后的北漂軍嫂/韓靜/202
有一個兒子叫蘇丹/鄧撰相/205
我的“北伐”/岳湘/206
《北京雜文·中篇漫畫周報》2017年第12期
時于此間
【原載《長江文藝》2017年第11期】方方
一個電話,兩個家庭,因一念之差,像個陶罐一樣被打翻。一念之間,背后是人性善惡的累積;因緣不滅,你是自己毀謗與惡行的施暴者。
四十三年簡史
【原載《人民文學》2017年第11期】喬葉
從寫材料的縣級小官員升級為省報的中層領導,從愛情結婚到未婚把兒子送到*,她一次次從女性世界突圍,一直到時間停止在四十三歲這一年的這一刻。短嗎?不短。長吧?不長。庸碌一生,平凡生死,卻也悲壯。
白的粉
【原載《芙蓉》2017年第6期】二湘
基金經理正為人員猝死糾紛焦頭爛額,又驚聞在*讀書的女兒遭遇一起涉毒過量死亡案。毒品從那里來?兇手家屬會否將它們告上法庭?逐漸疏離的一家人能夠重拾親情?他匆忙赴美,解決動蕩,卻又陷入在自己的中年危機里。
麒麟
【原載《天涯》2017年第6期】朱大可
一對東非大草原上的長頸鹿,被成為貢品送給大明皇帝。“麒”與“麟”從各自的角度,講述著大海上與宮廷里的瑰麗冒險,它們俯瞰著皇后、宦官、妃嬪的內廷狂歡,也見證了航行者的孤獨與悲傷。
聽見
【原載《民族文學》2017年第11期】馬金蓮
本是同學和師生之間的小沖突,當父母和輿論介入,事情就發酵演成為一場暴力。誰最終變成這場暴力的受害者?是盡力想當好班主任的年青教師,還是那些強壯的有些叛逆的少年?
楊花曲
【原載《小說界》2017年第5期】沈書枝
學校校園里的感情故事,有怦然心動的美麗邂逅,有兩情相悅的感情長跑,還有誰也逃不掉的世俗功利。
人如螻蟻脆弱不堪,愛似利器令人強大,但最后誰的感情能在日常生活的凌遲中幸存下來?
高貴黃花梨
【原載《作家》2017年第11期】杜光輝
三十五年前的那場賭“梨”,以及之后的對云南黃花梨和*黃花梨的神秘鑒定,你說收藏的水有多深就有多深,黃花梨的質地有多硬就有多硬。但再硬的黃花梨也會“糟”,再深的水也深不過人心。
*哲學雜志長篇電影選目
《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17年第12期要目
《北京文學》(精彩閱讀)
《北京雜文·中篇漫畫周報》
刊社發行部電話:
線上訂閱:官方淘寶、*郵政、雜志鋪
電子版合作:*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網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