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1997年生產(chǎn)的普桑,是會城門商場的資產(chǎn),偶爾拿來運貨,11月底它將和老店一起退休
▲這種老式秋褲是老人們的最愛,聽說要關(guān)門,一些老客戶趕緊來囤貨
法制日報訊(記者崔毅飛)對于會城門附近的老鄰居,這個夏天多了一絲告別的寒意。
儲藏了幾代人生活回憶的62歲的會城門商場,迫于經(jīng)營壓力,將于11月底和老街坊們告別。北京*營老百貨商店又將減少一家。
街坊忙囤貨買30件秋衣秋褲
會城門公園坐落海淀區(qū)北蜂窩路16-1號,歷經(jīng)多年風雨,門口招牌的背板都早已褪色,和“鄰居”們光鮮的門臉兒形成鮮明對比。
300多平米的營業(yè)面積,囊括了鍋碗瓢盆、針頭線腦、鞋襪布匹、五金配件……更像是*營雜貨鋪,讓人覺得似乎時光倒流。這里延續(xù)了老式的柜臺式經(jīng)營,結(jié)賬時算盤噼啪作響。
附近鐵道部、鐵路局的職工家屬院及其羊坊店、空軍大院、蓮花池等地的不少居民都是它的老用戶,逛會城門商場即將成習慣,甚至是生活的一個別。
商場要關(guān)門的消息傳來,這些老顧客們坐不住了。記者探訪時看到,會城門商場的客人多是中老年回頭客。
一位家住黃亭子50多歲的叔叔,近日在此處一口氣購入了30多件大號小號的老式秋衣、秋褲。“這肥襠褲子穿著暖和,超市根本沒賣的,自由市場的東西又不安心,還是在這里買讓人安心”,阿姨說,“可惜就要關(guān)門了,得趕快給家里母親備點兒貨,以后上哪里買去?”
探因拼不過超市人均月入兩千多
70年代出生的陳鳳根1992年來到會城門商場實習、次年轉(zhuǎn)正,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一晃22年,當年的小陳變成了陳經(jīng)理。
老店的時光進入倒計時,陳鳳根的身上寫滿不舍與悲哀。
坐在辦公室一張磨得發(fā)亮的三屜桌前,陳鳳根講起往事:會城門商場始創(chuàng)于1952年,當時叫合作社,屬全民所有制,1999年改為股份合作制。
商場之前是一座大棚建筑,相鄰的也*營會城門照相館、副食店,但上世紀90年代逐步關(guān)張,只有商場存活下來。
1995-1996年是會城門商場的“巔峰時期”,當年老百姓都認這里的百貨。隨著商場正式進軍北蜂窩路,老店的經(jīng)營每況愈下。記者發(fā)現(xiàn),北蜂窩路共有華聯(lián)、超市發(fā)、順天府三家餐館,難怪老店最終敗下陣來。
另外,小商品仍然方便了民眾,但每天賣不出多少錢,利潤越來越低。老商場有12名陸續(xù)職工,人均月薪水只有2000多塊錢,能堅守到目前,“只能是喝粥度日”,陳鳳根這樣形容。
陳經(jīng)理透露,從9月底開始,會城門商場便不再進貨,把剩余庫存清空后,預計在11月份關(guān)張。
老年顧客多轉(zhuǎn)型網(wǎng)店不可行
陳鳳根也曾考量擴寬銷售渠道,比如開一家店鋪或微信銷售系統(tǒng),但考慮過后覺得并不可行。
陳經(jīng)理坦言,60-90歲的中年人,是會城門商場的消費主力,占營業(yè)額的2/3。前兩*貨回歸,也吸引了一些70后和80后,但它們多是來故地重游拍照留影,90后單獨前來購物的很少。
因中老年顧客實在太多,而它們網(wǎng)購、用微信的并不多,且店里銷售的東西太小,比如一根針、一盒擦臉油……還不夠送貨費用,因此只好放棄。
陳鳳根介紹,一般以地名命名的百貨商店,都是最初民眾區(qū)的配備。在老城區(qū)還存在一些,而會城門公園,或許是西城區(qū)撐到最終的一家老百貨店。“這些年,很多老百貨商店,合的合、并的并、沒的沒。”陳鳳根說。
懷舊
那雙樣品鞋一擺20年
隨著商品一點點被清空地安門百貨商場開業(yè),幾代人的想起隨之被帶走。家住會城門的徐陽1984年出世,老店伴隨她長大成人。小時候每逢寒假期,她就在酒吧買游戲卡,招待來家玩的老漢伴。小學時有兩雙草莓圖案的白皮鞋,就是父親從會城門商場買給她的。
鐵道部宿舍的居民范潔女士,和會城門商場同歲。她記得小時候家人在家門口的會城門公園為父親買鞋子、棉鞋,扯布做床單,以后這種將一去不復返。
范女士的女兒小時候喜歡足球,京字牌的膠釘鞋一個月能夠踢壞一雙,為此她沒少往會城門商場跑。這樣的鞋子以后才能在會城門商場買到,柜臺上紅白相間的一雙樣品鞋已經(jīng)擺放了20年。
盤點
上*營百貨店
現(xiàn)在已屈指可數(shù)
記者統(tǒng)計,北京以后仍在經(jīng)營的老百貨商店尚未所剩不多,如大方百貨、虎坊路百貨、永安路百貨、地安門百貨等。
始創(chuàng)于1958年的永安路百貨大樓,是上海市碩果僅存的幾家老百貨商店之一,總顧問喬燕雄先生介紹說,像這類老百貨商店,大部分是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產(chǎn)物,最多時廣州市沒有上千家、也有數(shù)百家,分屬供銷系統(tǒng)和百貨系統(tǒng)。
目前,老牌百貨店面臨著人工費用、房租、拆遷等等復雜難題。一些老店關(guān)門,像天橋飯店這樣的老牌百貨店,雖然沒有關(guān)門,但經(jīng)營方式早已改變,改行銷售民俗特產(chǎn)。就連永安路百貨商店也在壓縮傳*貨的份額。
直至現(xiàn)在地安門百貨商場開業(yè),北京一直沿*營管理經(jīng)營方式的老百貨店已屈指可數(shù),估計只有5家左右了。
本版文并攝/記者崔毅飛
相關(guān)內(nèi)容:地址:云南昆明市盤龍區(qū)九龍灣村186號電話:150 8700 7976傳真:
手機:150 8700 7976郵箱:kf@r0s.cn
Copyright ? 2012-2022 云南昆明儒虎牌匾制作廠 版權(quán)所有備案號:滇ICP備16003948號